穿越五千载岁月深渊,文人志士辈出,矢志不渝地实践着历史的真理,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国,时间的巨轮刻下了无数悲壮壮丽的诗篇。历史的长廊幽深,我缓缓前行,不禁一次又一次沉醉于那些美妙的名言与伟大的事迹,沉思良久。我想起了魏源的教诲:“在家庭中得光,只能照见一堂;在天下得光,方能照耀四方。”
天行健,君子应自强不息。立身处世,每个人都应以自强为准则,我们的祖先早已身体力行这一崇高理念。人活于世,须有气节,否则,屈辱偷生、趋炎附势的人生,又有何价值可言?“受光于天下照四方”更是遥不可及。历史的尘埃中,岳飞、文天祥、苏轼、谭嗣同等英杰,哪一个不是坚贞不屈,哪一个不是自强不息,哪一个不是名垂千古,光照四方?男儿当自强,否则祖国的明天又在何方?
立身处世,不仅要自强,更要大公无私。宋代名臣范仲淹曾言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正是他那大公无私的精神,以强国为己任的抱负,成就了宋朝主战派的坚定信仰,也成就了他所治理之地的和谐安宁。大公无私,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,更是一份为人准则。生活中秉持此道,常能助我们在多方面成功,赢得更多友谊与发展机遇。每个人的一生,小则关乎个人与家族的兴衰,大则关乎国家复兴,实现那深藏于亿万同胞心中的梦想——中国梦。而这一切的根源,在于自强不息与大公无私。没有这份胸怀,或许只能“受光于庭户”,而无法“照四方”。
人生在世,私利与公利的矛盾在所难免,二者激化至极,便是一触即发之际。此时,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昭然若揭。君子往往舍小利而取大义;小人则闭目塞听,只求自保。孟子曾言:“生与义,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我亦坚信,面对私利与公利,我们应大局为重,不可因私欲而损害公益,正所谓“大河有水小河满,大河无水小河干”。唯有全心全意为公,我们青少年才能实现中国梦,真正“受光于天下”,真正“普照四方”。